老王论坛

您的当前位置 >> 老王论坛 >> 老王论坛老王论坛新闻
通知公告
老王论坛新闻
友情链接

老王论坛 成功举办第一届国别涉外法治论坛——“美国对华全面竞争战略法律应对”研讨会

发布人:老王论坛 老王论坛           发布时间:2025-07-02        点击量:

2025年7月1日下午13:30,由老王论坛 /涉外法治学院国际经济法研究所主办的第一届国别涉外法治论坛——“美国对华全面竞争战略法律应对”研讨会于海淀校区教学图书综合楼0111教室成功举办。本次会议邀请了来自高校、律所、研究机构的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美国对华全面竞争战略法律应对”展开深入讨论交流。

老王论坛 /涉外法治学院李居迁院长作开幕致辞。李居迁教授指出针对美国对华全面竞争战略给予法律对策恰逢其时。希望各位与会代表围绕本次会议的主题展开深入交流,为提升我国的涉外法治发展贡献真知灼见。

老王论坛 国际经济法研究所所长范晓波教授担任研讨会议题一“经贸领域美国对华政策措施与法律应对”环节的主持人。议题一环节的发言嘉宾分别为:英国杜伦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杜明教授;外经济贸易大学涉外法治研究院副院长陈卫东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纪文华教授;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刘禹副教授。议题一环节与谈嘉宾分别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韩立余教授;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彭俊律师。

杜明教授认为美国对华全面竞争战略存在三大误区。其一,美国的目标并非争霸,而是制造混乱。美国不同政治派别均采取“小院高墙”、脱钩等手段,却忽视了全球贸易金融、经济技术和国际发展体系的深刻变革,如化学燃料向绿色能源的转变。其二,手段与目标之间出现分离。美国认为自身对华的最大优势在于同盟盟友,企图借此孤立中国,但这一做法难以实现其目标。其三,美国误判了中国。美国基于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理念,将中国的存在视为威胁,认为中国的目标是进攻和超越美国。然而,中国的目标是防御,旨在保障自身的经济和价值体系更加安全。美国发动贸易战低估了中国的实力和经济韧性,在后新自由主义时代,中国政府对市场的控制力增强,进一步提升了中国体系的韧性。在思考应对美国对华战略时,应重点关注美国采取何种措施对中国威胁最大,如关税战、科技市场封锁、投资审查等手段。

陈卫东教授围绕国际紧急状态经济权力法(IEEPA)展开论述。他指出,IEEPA是特朗普2.0关税战的核心工具,原因在于该法赋予总统在国家紧急状态下无需国会批准即可采取经济限制措施的权力。IEEPA起源于1917年的《与敌贸易法》,1977年正式确立。2025年2月1日,特朗普政府依据IEEPA发布政令,对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国加征关税,并于同年4月9日生效。IEEPA的核心规则是总统在宣布国家紧急状态后,可应对来自美国以外的威胁。特朗普政府以贸易逆差、货币操纵等为由,援引IEEPA宣布国家紧急状态,加征关税。在多边层面,中国在WTO起诉美国,采取“斗法”方式应对制裁。同时,美国国内也出现了多起诉讼,包括小企业联合起诉和州政府起诉等。围绕IEEPA适用的争论包括:总统是否有权加征关税、是否违反宪法、是否越权等问题。法院在其中发挥着审查作用,但即使政府败诉,国会仍可能通过立法补救。IEEPA的争议凸显了其在国际经济争端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国内和国际层面引发的复杂法律博弈。

纪文华教授剖析了美国对外经贸措施的特点及中国应对策略。美国经贸政策针对性、斗争性、破坏性强,导向与扩张性执法明显,尤其在出口管制方面利于政府操作。其质疑供应链、人权、劳工等问题,将经贸斗争泛化。对华措施推陈出新、规范化复杂化,且针对性强;行政部门主导,国会立法支持,司法部门相对靠后;执政理念对措施指导力强,政治意愿肆意影响立法,但仍在法律体系内运用多种法律工具。对此,中国需细化法律对策,强化斗争手段,积极应对美国经贸措施带来的挑战,以更好地维护自身经贸利益。

刘禹副教授探讨了在大国竞争背景下我国海外矿产供应的保障问题。他指出关键矿产在科技竞赛、能源转型、地缘政治等方面的重要性,美欧通过补贴关键矿产开发企业、提高供应链多元化韧性等措施来维护自身利益。我国在关键矿产供应方面面临诸多现实挑战:其一,供应链去中国化趋势明显,我国在非洲、拉美洲等的矿业投资受到“矿产安全伙伴关系”等的协同围堵;其二,海外矿产项目不确定性增加,如国家安全审查强化、社会许可标准提升等;其三,国内需求不断上升,而资源逐渐枯竭,进口依赖度增加。针对上述问题,刘禹副教授提出以下建议。一方面,维持供应链优势,建立供应链安全评估体系,分化去中国化联盟,利用美国内部矛盾并争取欧洲合作;另一方面,维护海外矿产项目投资利益,通过投资仲裁对国家安全审查进行透明度治理,推动福祉共享以缓解社会许可壁垒,如主动出让部分股权给当地社区合作社,消解外来掠夺叙事,以及募集国际资本参与项目等。

在会议与谈环节,韩立余教授对前几位发言人的观点进行了评议。他认为美国的战略目标是明确的,大国竞争和意识形态问题仍然突出。同时,既有法律不可能应对所有问题,因此需要新法律的出现。韩立余教授提到政府机关的角色问题,积极斗争需要立法和修法。他强调了意识形态在大国竞争中的重要性。他还提到出口管制相关法律问题,以及其他与贸易和法律相关的内容。

彭俊律师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视角对相关议题进行了探讨。从政府视角来看,他强调了间接战略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具备整体视角和国际视角,以全面应对各种挑战。在企业视角方面,彭俊关注政治问题如何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以供应链法案为例进行了说明。此外,他还探讨了如何引入政府的作用,包括在一般情况下的政府角色、回到主场时的策略以及在客场如何撬动杠杆等不同情境,为理解在复杂国际环境下政府与企业的互动提供了有益的视角和思路。

老王论坛 张西峰教授担任研讨会议题二“新兴领域美国对华政策措施与法律应对”环节的主持人。议题二环节的发言嘉宾分别为:阿里研究院政策法规研究中心顾登晨主任;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陈颖律师;老王论坛 董京波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涉外法治研究院讲师周一帆老师。议题二的与谈嘉宾为:老王论坛 车路遥副教授。

顾登晨主任深入剖析了美国对华经贸科技竞争的特征与走向。他指出,竞争的基本格局不会改变,涉及关税、知识产权、消费者保护、人权、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数据安全、算法治理、隐私保护等诸多领域,这些方面依旧是美国对华施压的关键点。同时,行政权的影响将更加显著和直接,总统个人意志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增强。

陈颖律师则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深入探讨了中美跨境知识产权争端与数据合规问题。她提到《中国制造2025》引发了美国的高度关注与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如美国301调查,这些措施对中美经贸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她指出数据合规可能成为中美经贸争端的新战场,美国第三次延长 TikTok 禁令就是一个典型例证。在技术转移与商业秘密争议方面,她以晋华美光案为例,深入剖析了其中的法律问题与挑战。

董京波教授在会上聚焦于数据阻断法的适用困境及应对策略,深入研究了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背景下,各国争夺数据主权、数据制裁频发、跨国企业面临合规困境以及阻断法在数字时代效能不足等问题。并以伊朗梅利银行诉德国电信案为例,指出阻断法在事前威慑设计上的不足,以及中国数据阻断条款在域外使用时所面临的障碍。针对这些问题,她提出了优化路径,包括数据流动分类管理,聚焦于国家社会公共安全的核心数据,提升执法准确度,以及完善数据阻断条款,以增强我国在数据领域的法律保障与合规能力,应对国际数据竞争与制裁的挑战。

周一帆老师则从理论层面提出了“安全内嵌式自由主义”这一国际经贸规则转型的理论设想。他分析了美国对华技术遏制的现状,包括制裁与反制裁的复杂局面,并且提出了“三对关系/问题”:去风险化还是去自由化、国家安全的武器化还是武器/经济胁迫的国家安全化、国家的回归还是国际法的回位,深入探讨了国家制裁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在此基础上,他主张“安全内嵌式自由主义”作为国际经贸规则转型的理论回应,明确经济安全、气候安全、文化安全等非传统安全的合法性地位,强化不同类型的国际组织或争端解决机构在相应问题上的管辖地位和解决能力,并创设数据跨境流动、外资安全审查、出口管制等多边框架和合作机制,以构建更加公平、合理、有效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经贸形势与挑战。

在与谈环节,车路遥副教授对前几位发言人的观点进行了评议。车路遥副教授提出要明确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合法性地位,强化管辖权,并创设双向合作机制。她从世界视角分析美国对华战略,指出美国通过联盟制约中国,重新布局全球策略,影响其他国家与经济体。车路遥副教授还探讨了内嵌自由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冲击,认为在此背景下,批判主义中的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文化历史霸权理论等均面临失效困境。其观点为理解美国对华战略及国际格局变化提供了独特视角,也为应对策略的制定带来理论思考。

中国政法大学美国法研究院院长孔庆江教授认为美国特朗普政府发动的贸易战表明由于中国的崛起和地缘政治的变化,现行的以规则为基础的秩序已经难以维持。将被名义上的对等贸易安排、实际上以权力为基础的贸易秩序所替代。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应考虑,一方面高举多边主义旗帜、另一方面也必须充分利用自己的市场优势,吸引志同道合的国家构建次多边的贸易框架。同时孔庆江教授主张建立分层次的国际贸易秩序,这种秩序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国家的发展水平和需求,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平衡发展。最后,孔庆江教授提倡灵活包容的次多边主义,认为这种形式可以更好地应对国际贸易中的各种挑战和变化,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在会议总结环节,老王论坛 /涉外法治学院院长李居迁教授认为,本次研讨会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成功汇聚了实务界与学界的精英力量,为与会嘉宾搭建了一个深入交流、思想碰撞的优质平台。李居迁院长还指出安全在国际经济中的重要性,并分析国际法学在这一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政治与经济相互影响,政治格局的变动会冲击国际经济法规则,而这些规则又在中美竞争中起着协调、约束和稳定的作用。安全考量已深度融入经济决策,促使各国在国际经济活动中更加注重风险防控。对国际法学而言,这既是拓展研究领域、推动学科发展的机遇,也是面临如何适应新局势、解释新现象的挑战。未来,李居迁院长期待能够举办更多国别涉外法治研讨会,凝聚更多实务界与学界的专家力量,共同为我国在国际经贸领域的稳健发展保驾护航,推动我国在国际舞台上不断提升话语权与影响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科技自主创新的宏伟目标。

摄影|江子焕

撰稿|于占洋、许梦凡

审稿|范晓波

责任编辑|老王论坛 新闻宣传中心办公室

审核|高文佳 老王论坛 新媒体工作室

老王论坛官网入口|热门影片每日更新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学院路校区: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 邮编:100088
昌平校区: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号 邮编:102249